查看原文
其他

十年一剑,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"十年十事"

 2020年恰逢上海智慧城市建设10周年。在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开幕式上,上海发布了上海智慧城市“十年十件事”,从经济、社会、民生、文化等多个方面梳理了过去十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卓著成果。


建立完善统筹机制,构建上海智慧城市顶层架构


2010年,上海正式提出“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”战略,智慧城市建设序幕由此拉开。2011年,成立由市主要领导挂帅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,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。

十年间,先后制定出台《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11-2013年)》、《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14-2016年)》、《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“十三五”规划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》等政策文件,逐步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从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1.0阶段,到单一功能应用系统规模建设的2.0阶段,再到推动应用融合创新的3.0阶段。

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实现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


2018年3月,上海市委、市政府印发《全面推进“一网通办“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》,提出上海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总门户建设任务,2018年4月12,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揭牌成立,聚焦数据整合和应用,较好地支撑了“一网通办”和智慧政府建设。目前,“一网通办”接入事项达到2341个,其中超过80%具备全程网办能力,累计办件量超过6000万件;移动端“随申办”平均月活超1000万。联合国将上海“一网通办”经验作为经典案例写入《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》。

推进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,实现“高效处置一件事”


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,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堵点、盲点,2019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部署下,上海着力建设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,推动城市治理向智慧化、精细化迈进,实现“一屏观天下、一网管全城”。为了加快落实相关工作,上海设立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并投入运作,统筹推进上海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建设。


目前该系统已整合接入了公共安全、绿化市容、卫生健康、气象、水务等30多个部门的100多项基础数据,同时依托88万个“神经元”,形成“防汛应急处置”、“客流监测分析”、“套牌车核查”等一系列智能化城市应用场景,实现从预警到处置的闭环管理。


紧扣后疫情时代主题,在线新经济成为创新发展新动力


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、新需求,上海于2020年4月发布《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(2020-2022年)》,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。方案明确提出将无人工厂、工业互联网、远程办公、在线金融、在线展览展示、生鲜电商零售、“无接触”配送、在线医疗送等12个领域作为发展重点,重点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、无人生产线、无人车间,聚焦发展柔性制造、云制造、共享制造等新制造模式,建设2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。今年以来,在线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,1-9月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逆势增长8.4%。


智慧城市“以评促建”成效显著,各区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战


按照全市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,各区紧抓机遇,结合各区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,形成“市区联动、协力共进”的良好局面。为了以评促建、以评促优,上海自2013年起,连续七年开展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,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、智慧应用、发展环境、网络安全等维度综合评价各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。


从最新评估结果看,浦东、徐汇、黄浦各方面发展均衡,总体水平位于全市前列,宝山区位列郊区第一名;虹口积极布局新基建,打造5G综合应用先导示范区;郊区整体进步明显,金山、青浦、嘉定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,崇明区稳步发展,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服务水平排名第一。


铺设信息高速公路,建成全国“双千兆宽带第一城”


目前上海千兆固定宽带已覆盖960万户家庭、实现99%家庭覆盖,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到50.32M,是全国第一个超过50M的城市;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将上海作为5G网络首发城市,上海已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3.14万个、5G室内小站4.98万个。上海已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5G连续覆盖,平均下载速率超300M,重点区域下载速率超800M。从网络基础设施能力、网络覆盖以及用户感知度看,上海已率先建成“双千兆宽带城市”。



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不断深化,形成“五位一体”的大数据发展格局


上海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利用,2019年出台的《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》,成为全国首部专门针对公共数据开放的地方政府规章;开通全市统一公共数据开放平台,重点聚焦普惠金融、交通出行、医疗卫生等应用场景,现已累计开放4100余项公共数据集,并形成了SODA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等标杆品牌。


上海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梯队,2019年实现核心产业总产值2388.33亿元,同比增长14.1%。同时,在临港新片区探索打造全球数据港示范区,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,打造集基础算力、合规评估、数据汇聚、通用技术、安全监管、供需对接等功能的新型基础设施平台,支撑金融、贸易、航运、科研数据的跨境安全有序流动。


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,搭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生态

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,对相关领域技术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,丰富的应用场景也成为新模式、新业态培育的“试验田”,吸引了互联网头部企业纷纷来沪寻求合作机会。阿里、腾讯、华为、百度、京东、小米、字节跳动等,以及电信运营商等央企均与上海通过不同形式开展深度合作。


同时,持续推进智慧城市环境营造工作,开展重点行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,提供专业人士沟通对接的平台,为培养和展现产业和信息化各类人才提供有力保障;持续开展智慧城市“智慧工匠”选树、“领军先锋”评选活动,营造复合型人才队伍;持续组织智慧城市体验周等相关宣传活动,让更多市民了解和体验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成果,提升获得感和感受度。


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合作,形成“智慧长三角”共建机制


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长三角区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,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。长三角一市三省坚决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,根据《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)》总体要求,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协同推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创新发展,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发展联盟,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正式开通运行,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医保一体化统筹结算区域。


今年疫情期间,长三角地区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和政府治理能力优势开发的“疫情监测”系统极大发挥了防疫和复工复产的作用,实现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“双胜利”。


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,上海获得“世界智慧城市大奖”


积极“走出去”,与先进国家与地区交流智慧城市建设经验。先后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、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机构,以及纽约、伦敦、东京、新加坡、巴塞罗那等主要城市开展国际交流合作,共同开展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研究,推动相关领域重大项目合作,并持续开展人才培训交流。


经过多年努力,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。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城市主题展会,今年选择在上海设立分会场,并将今年的世界智慧城市大奖授予上海,这是中国城市首次获得这一智慧城市行业领域的“奥斯卡”。


往期精彩回顾
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